从2020年到2021年,公众最关心什么?答案就是两个字:健康。
2月9日晚7点,由新加坡亚太未来商学院主办,凤凰网健康、新加坡眼作为媒体支持,智和汇、红颜会协办的亚太名家讲堂(第五期)特别节目在凤凰网直播圆满举行。
本次直播由新加坡中华医院内科医疗主任林英医生和科普健康中国新媒体专家组组长王星医生共同主讲,中新医学专家以《2021新年家庭健康管理指南》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春家庭健康管理,畅谈疫情下的个人和家庭健康防护,聚焦慢性病预防与治疗。两国医学专家以生动形象的实例,接地气的语言,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新春健康管理的精彩分享。
家庭抗疫只靠疫苗就够了吗?新年期间如何保证家人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如何加强健康管理?在疫情阴霾依然笼罩全球的时代大背景下,此次关于守护个人和家庭健康的主题讲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关注。

讲座活动由亚太未来商学院淑贤主持。
中新两国疫苗接种稳步推进,个人防护仍不可忽视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球日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1万例,累计超1.06亿例,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自然是本次节目的焦点。在直播讲座中,林英医生首先向在线的29.4万观众分析了当下新加坡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的情况。1月8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带头完成注射新冠疫苗,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新加坡已经有超11万人注射了疫苗。截止目前卫生科学局一共接获400多起不良反应通报,其中只有3起为严重过敏性反应,而且不良反应已经在数天内消失,严重过敏的在治疗后也已痊愈。所以总体上来说,无论已经接种的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还是即将引入接种的中国科兴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了新加坡正在有效解决疫情,趋于正常化的发展。
王星医生也指出,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也在有序进行。根据所有人都应该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最终消灭新冠病毒。不过他也强调,一些重点人群是有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包括孕妇哺乳期的,发热的,对疫苗过敏的是不能接受新冠疫苗的,另外比如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同时接种了两种以上疫苗的人群,暂时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不过林医生和王医生都强调,虽然疫苗的作用很有效,但个人的防护不可忽视,勤洗手戴口罩依然很有必要。虽然中新两国的疫情防控渐趋稳定,但为了保障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务必遵守政府发布的各种防控条令,遵守关于用餐、集会、社交的各种严格限制规则,尽可能避免飞沫传播。自觉接受各种疫情防控监测措施,守护得来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新加坡中华医院内科医疗主任林英医生进行精彩分享。
春节期间吃喝玩乐不能忽略健康
对于马上到来的新春佳节,林医生指出在春节期间吃喝玩乐不能忽略健康,春节期间往往各种病人增多,尤其是各种肠胃病病人。虽然新春佳节喜气洋洋,有丰富的团圆饭,但应该避免大量摄入高油高盐的食物。
林医生强调,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的慢病“三高”人群,在节日里更应该注意饮食。如痛风患者,尽量不吃或少吃火锅类、海鲜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有的嘌呤较高,过度食用会诱发痛风;如不宜多喝热汤,过热的汤有可能诱发食道癌;不宜多喝太过冰凉的饮料,造成胃肠道痉挛容易导致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等。
如果春节吃油腻过多,肚子涨、不消化,林医生还提供了一个缓解妙方:喝普洱茶。普洱茶性温和,有助于降低油脂,《本草纲目》就指出普洱茶味苦解油腻,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家庭健康管理:从小到老一个不能少
不止新春期间,健康的防护其实贯穿我们个人和家庭生活始终。王医生指出,当下我们不仅仅是面对新冠疫情,更应面对我们的长期的健康问题,我们从小就要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目前